从法律角度,若老板拒绝支付工资,您老公有权要求以下补偿:1.被拖欠的工资全额;2.因未及时支付工资而产生的利息或滞纳金(具体标准需参照当地法规);3.若因拖欠工资导致解除劳动合同,还可要求经济补偿金,补偿金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除了劳动仲裁,您还可以选择以下途径快速解决拖欠工资问题:1.直接拨打12334电话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该部门会介入调查;2.前往通州区劳动局监察大队进行现场投诉,由监察大队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这两种途径都较为迅速,能有效促使用人单位尽快解决拖欠工资问题。✫✫✫✫✫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针对您老公被老板拖欠工资的问题,若决定申请劳动仲裁,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合同或工作证明、工资条或银行流水等能证明工资被拖欠的证据。特别要注意,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可以向通州区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申请。
相关文章
假设我现在在安徽长丰,想了解独生子女补贴有时间限制吗
独生子女补贴通常有时间限制,需关注当地政策。 分析:独生子女补贴是国家为鼓励计划生育政策而设立的一项福利,其发放通常受到地方政策的约束,包括补贴的领取时间、条件及标准等。在安徽长丰,具体的时间限制和领取条件需参照当地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或相关政
假设本人是兰州市永登县地区的,想请教中介机构没有按照合同上的日期办理手续怎么办
中介机构违约,常见处理方式为协商或起诉。建议先尝试友好协商,明确责任与赔偿;协商无果则准备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中介未履约,可如此处理:1. 立
双方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判定
(一)对于两周岁以下孩子,母亲争取抚养权,保持自身抚养条件适宜即可;父亲若想争取,要证明母亲存在不宜抚养的情况,比如母亲患有严重疾病、有不良行为等。 (二)两周岁以上孩子,父母都要尽量展现自身优势,稳定的经济、良好居住环境、多陪伴孩子等,以此争
律师你好,倘若我在济南济阳区,想知道退休职工老人死后的丧葬费和抚恤金是多少?
丧葬费和抚恤金标准因地区和政策而异,需参考济南济阳区规定。 分析:丧葬费和抚恤金的具体数额通常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状况、平均工资等因素制定,并非全国统一标准。在济南济阳区,您需要查阅当地政府或社保部门发布的相关政策文件,以了解退休职工老人死后
律师你好,求解答在浙江东阳市公司未交社保主动辞职能否获得补偿
在浙江东阳市,公司未交社保主动辞职可获得补偿。依据《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未缴社保,劳动者可解除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劳动者权益受损,无法获得应有的社保待遇及补偿。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
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20万怎么判
1.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20万的判罚,要看主体身份和具体罪名。国家工作人员涉及此事,可能构成贪污罪或受贿罪,20万属数额较大,一般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还得交罚金。 2.公司、企业等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此行为,可能构成职务侵占罪或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律师你好,请问如果在渝中精神病人免费住精神病院条件有哪些
渝中精神病人免费住精神病院需满足特定条件。 分析:从法律角度看,精神病人免费入住精神病院的条件通常与当地的社会保障政策、医疗救助制度等相关。这些条件可能包括精神病人的家庭经济状况、病情严重程度、是否无支付能力等。具体条件需参照渝中区的相关政策文
假如我目前在绍兴县地区,请问把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照片给别人会危险吗?
危险,需防范。操作如下:1. 立即停止泄露,检查并更改相关账号密码;2. 关注银行账户动态,有异常立即冻结并报警;3. 咨询律师,了解维权途径和预防措施;4. 若已遭受损失,收集证据,准备法律诉讼。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
倘若本人来自青岛市即墨区,请问和父母户口分开还能合户口吗
在青岛市即墨区,与父母户口分开后,符合条件可申请合户。 分析:根据我国户籍管理规定,户口的合并或分立需遵循当地公安机关的具体规定。若您与父母原在同一户口簿上,后因某种原因分开,现希望重新合并,需向即墨区公安局户籍管理部门提交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
构成聚众哄抢罪会如何追究责任
(一)对于个人而言,应了解聚众哄抢的法律后果,不参与聚众哄抢行为。遇到他人组织哄抢,要保持理性,及时报警。 (二)对于可能涉及聚众哄抢的场所管理方,要加强安全防范,防止出现哄抢事件。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制止,并配合警方调查。 (三)司法机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