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立案标准规定
淳安律师
2025-06-21
行贿罪是指在经济活动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配偶、子女等亲属赠送财物或者以其他方式行贿,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9条和相关司法解释,行贿罪的立案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行为人在经济活动中,向国家工作人员及其亲属赠送财物或以其他方式行贿;2.行为人的主观目的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3.行贿行为情节严重,即行贿金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在法律适用上,司法机关通常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对行贿行为进行综合评估,确定是否符合立案标准。需要注意的是,行贿罪与贿赂罪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但两者的主体不同:贿赂罪是由国家工作人员索取或者非法收受财物,而行贿罪则是向国家工作人员及其亲属行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9条:在经济活动中,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配偶、子女等亲属以财物或者以其他方式行贿,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百九十二条:单位为进行合法经营活动,向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应当由receive者承担的正当费用的,不属于行贿罪。《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章“危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二条: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单位为进行合法经营活动,向有关国家工作人员提供应当由receive者承担的正当费用,不属于行贿罪。
上一篇:电信诈骗从犯判刑标准是啥
下一篇:暂无 了